亞洲手創展品牌大使_林藝
曾以為自己也會像大都數的人一樣,跟著社會潮流,成為職場上的新鮮人一路成長,而後發現自己更熱愛那個自由奔放的自我。現為寶島淨鄉團創辦人,也是一名主持人。
接觸環保的契機
林藝笑著說,接觸環保其實也不是有什麼偉大的原因,僅只是自己是個喜歡到處遊山玩水的人而已。因為愛往外跑的個性,讓他有意無意間接觸大自然,也意識到大自然的可貴,更從這之中得到歸屬感。而這一切的一切,要追溯至學生時期那個愛玩的自己。
求學時代的無心插柳
高中時期只因生物研究社有很多出遊機會而參加,也這樣的無心之舉,讓林藝在一次次接觸大自然的旅途中,找到了自己喜愛的事物,也影響自己未來選填生物相關的志向。即是上了大學也依舊持續做著接觸大自然的活動,不管是蝴蝶實驗室進行生態調查、參加志工推廣環保,甚至到後來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申請計畫,號召大家愛護環境,舉辦淨灘活動。
在大自然中看見自我
就讀師大生物系,原以為自己的未來的道路會像是依循著傳統,進入教職當老師,但在就學及就業期間,一次次地探索自我,林藝自覺這樣的生活令人感到窒息。也正好因為在大學期間不間斷的環保公益活動,讓林藝毅然決然離開職場生活,展開擁抱自己所愛,擁抱大自然的旅程。
職涯轉捩點-寶島淨鄉團的成立
一張感動地圖的海報,一群好友的集結,一次次通過的計畫,讓林藝一步一步踏入了環保的行列。看似無心插柳的舉動,卻也一而再再而三的影響著自己,也漸漸的成為了自己。林藝透過接觸許多事物來找到提倡環保這件事是自己喜愛的事,並將這樣的事化為行動,並且一直不斷的做下去,同時也找尋著公益與生活之間的平衡點,讓喜愛的事物得已無止盡的延續下去。
手創與環保-只要找到自己喜歡的事物也是另一層面的環保
環保與手創,看似衝突矛盾,但林藝也用不同的觀點告訴我們:當人們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,常有委屈等等心理層面問題延伸,為了得到慰藉,往往發展許多衝動性消費,而這樣的彌補性消費,也間接造成資源浪費的環保問題。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來自人們不認識自己,不清楚自己的風格,而做了很多衝動性消費。
參與手創展的職人們,都是擁有自我風格的人,因為知道自己喜歡什麼,也專注於這樣的事情上,將時間花在這些美好的事物上,自我感到滿足,也就不會有過多的衝動消費,如此也是另一層面的環保。
對於2022亞洲手創展主題「我是故我在」、堅持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想法
因為不喜歡職場的壓抑環境,也無法壓抑自己,因此林藝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,認為做自己才是生命真正的意義。 屏除主流社會的定義,透過自我對話及思考,尋找自己喜歡的事情,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。而且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,是一件讓自己滿足跟快樂的事,也唯有在愉悅的狀態下,才能成就真正的自己。這些並無成就高低之分,僅止於自己和自己喜歡的事情而已。看似犧牲了穩定人生的可能性,但林藝堅定的認為,有得必有失,與其選擇束縛壓抑的職場生活,不如選擇更多可能性的人生,堅持自己喜歡的事情,尋找真正的自己。
讓喜歡的事成為生活:先相信就可以看見未來
創業之初,林藝也和眾多手創職人一樣,因為資金來源與生活平衡的不穩定帶來不安,更多的是外在的聲音影響自我,當外在質疑的聲量越大,就越容易發現自己的信念被動搖。但只要相信自己、傾聽自己內心所向,只要先相信就可以看見未來,接下來就是以行動找尋生活的平衡點,堅持不妥協,努力實踐就能如願以償。即使過程看似辛苦,但內心是富足的。
如果不完成自己的夢想,就會有人雇用你去完成他的夢想
短短人生,你想為自己瘋狂一回,努力實現夢想,還是願意屈就幫助別人完成夢想?
林藝的獨到見解,很適合給想追夢卻又一直猶豫不決的人一句當頭棒喝!在這有限的人生旅途中,想把這些每分每秒逝去的時間花費在自己喜愛的事物上,還是想拿來成就他人內心的滿足?我想答案應該呼之欲出!了解自己的迷惘,找到解決的辦法,回歸自己想要的生活,堅持並努力去實踐,相信時間會給出令自己滿意的答案。